为啥儿大要避母?妈妈做对3件事,养出的儿子更有担当而且有出息

儿子毕竟跟妈妈的性别不同,注定只能渐行渐远,如果儿子长大了还跟母亲的关系很亲密,那很可能是当妈的“失败”哦。

01

前几天,我跟朋友逛完街,邀请她来到家里做客,我顺便让儿子、女儿试下衣服,看尺码合不合适。

女儿试衣服的时候,让我进房间看着;而儿子试衣服时,直接把门一关,把我拒之门外

朋友就用开玩笑的语气调侃:“你儿子还挺见外的,都不让妈妈看着换衣服!他小时候,你哪里没看过呀?”

我严肃地说:“小时候是小时候,现在是现在。我儿子3岁后就知道男女有别了,我们换衣服、上厕所都是避开彼此的。好多事情,也是爸爸带他做得比较多。儿大要避母,彼此要保持距离,不然可能就要把儿子养废啦!”

朋友点了点头,觉得自己开那样的玩笑,确实是有点欠妥当。

儿子出来后,我看了看他的衣服挺合适的,就拍着他的肩膀,说:“你刚才试衣服知道关上门,做得挺好,越来越独立啦!”

确实我儿子挺独立的,学习、生活上的事基本不用我操心,还能帮忙照顾妹妹,有时候还会做饭给我们吃。

01

“儿大避母”不是生分,而是男孩成长的必需品

有个粉丝宝妈曾经咨询我:我儿子3岁前跟我还挺亲的,睡觉都要抱在一起,连爸爸都嫉妒了。但3岁后,他突然有一天说“妈妈不要碰我,我要自己洗澡、穿衣服”。他是不是不跟我亲了呀?

我就回了一句话:这证明你家男孩开始有性别意识了,是好事!

儿童心理学家说过:3-6岁是孩子性别认知的关键期,他们会通过看爸妈互动、身体特征,慢慢明确自己的性别角色,以及不同性别应该做什么样的事。

如果妈妈与儿子举止太亲密,完全没有界限,容易让男孩性别认识出现偏差,可能会“娘化”,模仿女孩子的行为,又或者会产生恋母情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

相反地,如果妈妈在这个阶段开始与儿子保持界限,让他们知道“男女有别”,并且尽量让爸爸来管儿子的吃喝拉撒,那么儿子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发育会更正常一些,会越来越像个男子汉。

母子之间并不是越亲密越好,亲密过度,反而会毁了儿子

除了上面所说的“性别认知偏差”,“儿不避母”还可能让儿子没法独立,事事依赖母亲,很可能成为许多女生不想结婚的对象,也就是妈宝男

像我之前有一个相处得还不错的女同事珊珊,她前夫就是典型的“妈宝男”。

她前夫是单亲家庭,从小是由妈妈一手带大的,好多事情都是妈妈一手包办。

前夫小到穿什么样的袜子、大到找什么样的工作,都得他妈妈来做决策,结婚后还让妈妈管着工资卡,生活费用还要跟珊珊AA制。

珊珊觉得跟她前夫的婚姻很痛苦,因为前夫啥事都听她妈的,所以后面离婚了。

幸亏她尽早脱身,没有生下孩子,不然珊珊就更难了。

这种“妈宝男”事事依赖母亲,没有主见,而且也没有家庭的责任感,保护不了自己的媳妇,所以许多待嫁女生对此嗤之以鼻。

妈妈们,即使你再心疼自己的儿子,也得保持适当的距离,他以后会是一个丈夫、一个爸爸,得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主,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所以,咱们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要与儿子保持距离,这样才是真的为儿子好!

03

聪明妈妈这样做,养出更有担当、更有出息的男孩

1、家有男孩,爸爸应该是带娃的主力

妈妈再好也是个女生,能教会儿子如何去爱,但很难教会儿子什么是真正的勇敢。

想要男孩将来有担当,像个男子汉,就得让爸爸做个身体力行的“好榜样”,带娃一起爬山、玩游戏、打球、做模型、下棋。

爸爸带娃有时候是不太靠谱,他们只求活着就好,但恰恰是这一点,能培养男孩的独立性,让他们有独立的空间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男孩原有的“野性”。

所以妈妈们要学会放手,让老公接手带娃,这样不仅能你自己省心,还能让家里的爸爸更有责任感,男孩还能变得更勇敢,这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嘛。

如果是单亲家庭,宝妈就让家里的男性亲戚和朋友来帮忙带娃,如果都没有,只有妈妈一人,让男孩自己去闯,凡事以培养独立能力为主。

2、在空间上与男孩保持适当的距离。

如果你生的儿子,从2-3岁开始,就要慢慢开始分床睡了,即使男孩再胆小,也不能超过6岁了还跟妈妈同睡一张床。

咱们可以允许男孩跟爸爸睡,但一定不要再跟妈妈同睡了。

在空间上,妈妈就要与儿子“隔开”,除了分房睡,平常换衣服的时候,都要避开儿子,上厕所的时候要记得关门。

同时,妈妈们也得叮嘱儿子:不要在自己面前换衣服、上厕所,注意保持自己的隐私。

妈妈不断强调男生和女生的不同,能让儿子的性别意识更明确,性别也越阳光。

3、尽量让儿子自己做主

男孩子身上的担子会越来越重,成长过程中,需要做的决策也很多。

妈妈再厉害也不能代替儿子自己的成长,早点放手让儿子自己做主,才能让他们尽早地独当一面,将来更有可能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在婚姻上也会更幸福。

哪些事情能让孩子做主呢?

只要不危害孩子自己和别人的安全,咱们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比如吃啥饭、穿啥衣服、看啥书、跟谁玩、上啥学校,都可以让他们自己做主。

我们有义务帮孩子分析事情的利弊,但尽量不要干涉他们的决定,让男孩感觉到被尊重,才能激发出他内在的责任感。

我想“儿大避母”,并不代表着儿子与妈妈的感情断了,而是升级了!

养男孩就像种树,妈妈别做缠绕的藤,要做扎根的土,要给足阳光雨露,也要给足生长空间。总有一天,这小树会枝繁叶茂,能为别人遮风挡雨。

而妈妈要做的,就是带着骄傲,看他走向更宽广的世界

互动话题:妈妈们,你跟儿子的关系如何?

发布于:湖南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