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西新药创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制药公司,正冲刺港股IPO。此次招股书展现了公司在业务、财务等多方面的情况,其中营收增长47.4%颇为亮眼,但同时也隐藏着一些风险点,值得投资者关注。
业务模式:双轨并行,各有千秋
仿制药:市场地位初显
海西新药通过推出一系列技术壁垒高、市场潜力大且符合监管要求的仿制药,在市场上确立了一定地位。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就14款仿制药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其中,有四款入选国家带量采购(“VBP”)计划,四款入选省级VBP计划。像安必力®被视为通过中国一致性评价并率先进入市场的枸橼酸莫沙必利片仿制药,2024年贡献收益1.46亿元,市场份额达25.7%,排名第二;海慧通®入选第八批国家VBP计划,2024年收益1.873亿元,市场份额59.3%,排名第一 。这些产品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产品 | 入选VBP计划级别 | 入选时间 | VBP纳入有效期结束日期 | 2024年收益(百万元) | 市场份额 | 排名 |
---|---|---|---|---|---|---|
安必力® | 国家级 | 2021年2月 | 2026年6月30日 | 146.0 | 25.7% | 第二 |
海慧通® | 国家级 | 2023年4月 | 2025年12月31日 | 187.3 | 59.3% | 第一 |
瑞安妥® | 国家级 | 2021年6月 | 2025年12月31日 | 47.9 | 16.7% | 第二 |
赛西福® | 国家级 | 2024年12月 | 2027年12月31日 | 43.7(2024年) | - | - |
创新药:潜力巨大但前路漫漫
公司拥有四款在研创新药,适应症涵盖肿瘤、眼科等领域,具备成为全球同类首款药物的潜力。如C019199是靶向CSF - 1R/DDR1/VEGFR2的泛癌种免疫治疗药物,HXP056是潜在用于治疗wAMD/DME/RVO的首款口服药物 。不过创新药研发风险高、周期长,从临床前阶段到获批上市,每一步都充满不确定性。
财务表现:营收大增,利润与成本需关注
营业收入:增长显著
公司2024年收入增长远超过中国医药市场平均增长,增长率高达47.4% 。这主要得益于仿制药入选VBP计划带来的销量增长。从产品来看,入选国家VBP计划的几款药物贡献突出,如海慧通®、安必力®等。
净利润:暂未披露变化情况
招股书中未明确提及净利润的具体变化数据。净利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成本控制、销售费用、研发投入等。在营收增长的情况下,净利润的走向对公司盈利能力评估至关重要,投资者需后续关注相关信息披露。
毛利率与净利率:数据待明确
同样,招股书未给出毛利率及净利率的具体数据及变化情况。毛利率反映产品初始盈利能力,净利率体现公司最终盈利能力。这两项指标缺失,使得投资者难以全面评估公司盈利质量,需等待进一步信息披露。
营业收入构成:仿制药主导
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仿制药销售。2024年,入选国家VBP计划的四款药物贡献了较大比例收益。如安必力®贡献收益1.46亿元,海慧通®贡献1.873亿元 。创新药尚处于研发阶段,暂未形成收入贡献。若未来创新药研发成功并商业化,营收结构有望改善。
产品 | 2024年收益(百万元) | 占营收比例(估算) |
---|---|---|
安必力® | 146.0 | - |
海慧通® | 187.3 | - |
瑞安妥® | 47.9 | - |
赛西福® | 43.7 | - |
关联交易:暂未提及相关内容
招股书中未提及关联交易相关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关联交易可能产生的利益输送等风险,但投资者仍需关注后续披露,以防潜在关联交易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产生影响。
财务挑战:创新药研发成本与市场竞争
创新药研发成本压力
创新药研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从临床前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获批上市后的市场推广,每个阶段都成本高昂。公司虽有仿制药业务支撑现金流,但持续的创新药研发仍可能对财务造成压力。若研发失败或进度延迟,前期投入可能无法收回,影响公司财务状况。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仿制药市场竞争激烈,随着更多药企进入市场,产品价格可能面临下行压力,影响公司营收和利润。创新药领域同样竞争激烈,国内外药企都在加大研发投入,若公司不能在研发进度、产品质量等方面保持优势,可能错失市场机会。
同业对比:优势与挑战并存
与同业相比,公司在仿制药领域凭借入选VBP计划的产品,具有一定市场份额优势,如海慧通®在其产品类别中市场份额达59.3% 。但在创新药研发进度和规模上,可能与大型药企存在差距。大型药企往往拥有更雄厚的资金、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丰富的研发经验,这对海西新药的创新药发展构成挑战。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情况待明确
主要客户及客户集中度
招股书未披露主要客户及客户集中度相关信息。客户集中度影响公司销售稳定性,若客户过于集中,一旦主要客户流失或采购量大幅减少,将对公司营收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者需关注后续披露,评估客户结构风险。
主要供应商及供应商集中度
同样,招股书未提及主要供应商及供应商集中度。供应商集中度关系到原材料供应稳定性和成本控制。若供应商过于集中,可能面临供应中断风险,且在价格谈判中处于劣势,影响公司生产和利润。
股权与管理层:结构稳定,经验尚需考量
实控人、大股东、主要股东情况
暂未获取实控人、大股东及主要股东详细信息。股东结构影响公司决策方向和稳定性,投资者需关注后续披露,了解股东背景、持股比例及可能对公司产生的影响。
董事长、董事、总经理、高管等核心管理层
招股书未详细介绍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及高管的履历、经验、薪酬及激励机制。核心管理层能力和稳定性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经验丰富的管理层能更好应对市场变化和公司运营问题。薪酬和激励机制合理与否,影响管理层积极性和公司长期发展。投资者需等待进一步信息披露,评估管理层对公司的影响。
风险因素:多方面风险需警惕
研发风险
创新药研发成功率低,从临床前到获批上市需经过多阶段严格审批。公司四款在研创新药面临研发失败风险,如药物疗效不达标、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等,导致前期投入无法收回,影响公司财务和发展前景。
市场风险
仿制药市场竞争激烈,VBP计划虽带来销量增长,但也可能导致价格下降。创新药上市后面临市场推广难题,若不能被市场接受,无法实现预期销售目标,影响公司盈利。
政策风险
医药行业受政策影响大,如医保政策、药品审批政策变化。若国家对VBP计划规则调整,或药品审批标准提高,公司仿制药和创新药业务都可能受到影响。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