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丹麦的遭遇,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法国总统马克龙愿无条件释放刚扣押不久、疑似为俄罗斯“影子船队”一员的油轮了。日前,路透社从丹麦军事情报部门的一份内部报告获悉,丹麦舰艇曾在波罗的海及丹麦海域遭遇俄军舰的“严重挑衅”。

报告称,俄军舰将炮口瞄准丹麦军舰,并在交接波罗的海与北海的海峡中干扰导航系统运作。此外,俄军舰采取了可能导致与丹麦船只相撞的航线,以及一艘俄军舰已经在丹麦海域锚泊超过一周。对于这一消息,最让人感到震惊的不是俄军舰把炮口瞄准丹麦舰艇,而是丹麦乃至整个北约对该事件守口如瓶。
有理由相信,丹麦此次踢到铁板并非意外,而是俄罗斯故意放一块铁板在丹麦面前,让其来踢。其实说白了,俄罗斯无非想借此给丹麦一个深刻教训,用总统普京的原话称,“若有人想与俄罗斯较量,那就不妨试试”。尽管丹麦对乌克兰的支持比不上美国和德国,但其提供给乌克兰的F-16战机在俄乌战场上发挥关键作用。

可以说,乌克兰现有的F-16战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丹麦提供的,而且丹麦是最早向乌克兰提供F-16战机的国家。此后才轮到荷兰、挪威和比利时等国跟进,以及法国提供“幻影-2000”战机。从这个角度上看,丹麦实际上开创了向乌克兰提供先进战机的先例。所谓枪打出头鸟,丹麦遭到俄罗斯迎头痛击,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不过,俄海军与丹麦在波罗的海发生激烈对抗,北约却一声不吭,想必这点很多人都没有预料到。尽管俄军舰没有开火,但按理说北约应该抛出第五条款共同防御来吓唬俄罗斯或者像前段时间疑似俄军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后那样拿第四条款来说事。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北约表现出了令人难以理解的冷静。

这不禁让人想问,北约难道就如此不堪一击,对俄罗斯毫无办法?其实不然,北约之所以装聋作哑主要是因为不想与俄罗斯产生正面冲突,但并不代表不作回应。北约实际上是以间接、非军事手段方式作出回应,也就是通过援助乌克兰,拱火俄乌冲突以及出台涉俄制裁措施进行回应。
总而言之,自乌克兰危机爆发之日起,北约就已经将自己定位为幕后,而不是台前。换句话说,如若对俄罗斯有什么不满需要宣泄的,交由乌克兰代办即可,而没有必要冒着战争风险,亲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