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近日举行大规模阅兵式,首次公开展示机器狗和无人机等新型军事装备,引发全球关注。共同民主党领袖李在明在活动中宣布,明年将大幅提高军费开支,并推动收回作战指挥权。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韩国国防战略的重大调整,反映了在半岛局势和同盟关系中的深层考量。详情>>韩国举行大规模阅兵式,机器狗、无人机等亮相,李在明称明年将大幅提高军费,收回作战指挥权,如何解读?
阅兵盛况与技术革新
这次韩国阅兵式规模空前,但与传统认知不同,没有分列式环节。整个检阅过程从半路拉上阅兵总指挥崔长植上车开始,到检阅结束,历时约六分半钟。检阅车上站了三人,显得相当拥挤,士兵们以特定方式接受检阅。阅兵中,机器狗和无人机等新型军事装备首次亮相,展示了韩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这些技术亮点体现了韩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投入,旨在提升自身防御能力。
李在明的军费与指挥权宣言
李在明明确提出“韩国不应依靠任何人,要提高自身力量”,并计划在明年大幅提高军费开支,同时在韩美同盟框架下收回作战指挥权。这在历届总统中极为罕见,显示韩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显著调整。李在明还强调,韩国要主导半岛美韩联军,但这一诉求引发争议。有分析指出,提高军费是特朗普的最爱,但收回指挥权可能不被美国接受,因为现有协议旨在防止韩国主动挑起战争而拖累美国。
韩国的战略矛盾心理
韩国进步派政客的诉求一贯矛盾:他们强烈要求收回战时指挥权,却又强烈要求美军永久驻扎在韩国。这种别扭心态反映了韩国作为“全球最没自信国家之一”的困境。韩国人比美国人更相信西风压倒东风,比欧盟人更相信欧盟稳固不变,显示出在安全依赖与主权诉求间的反复摇摆。自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韩国主动交出指挥权,如今喊出主导韩美联合防御体系,显得荒诞而尴尬。
日韩政策对比
建议将李在明的政策与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的政策对比。日韩的外交目的一致:通过塑造对华(或朝鲜)敌对来凝聚民心,引入美国平衡中国影响力,同时提防美国像卖了乌克兰一样把自己出卖。但在策略上,两国有所不同。韩国更强调收回军事自主权,而日本则采取不同路径,这源于各自对安全环境的评估。对比显示,韩国在主权诉求上更激进,但背后是同样的国族主义意识形态驱动。
国际反应与挑战
李在明提高军费的计划可能受美国欢迎,尤其是特朗普,因为这涉及“买买买”美军装备。但收回作战指挥权面临巨大挑战:美国可能只在战略退出东亚时才考虑解绑,否则担心韩国挑起冲突。韩国想要主导韩美联合防御体系,但现实中,这像“儿子指挥老子”一样少见。泡菜国的军事自主之路始终在安全依赖与主权诉求间反复,国际社会视其为一场博弈,前景不明朗。
总结
韩国这次阅兵式和李在明的政策宣言,集中体现了国防现代化与战略自主的野心,但背后交织着深刻的矛盾。一方面,新型装备的展示和军费增加显示韩国在提升自身力量;另一方面,收回指挥权的诉求在韩美同盟框架下显得脆弱,韩国人既想抱美国大腿又要抬着头的心态难以为继。在半岛局势紧张背景下,这一系列动向将考验韩国的外交智慧,也提醒世界:小国在强国博弈中,平衡自主与依赖永远是道难题。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